说到底,其实也是永乐大帝心虚所致。

    一提到“篡位”,很多人会想到明成祖朱棣。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社会里,居于权力链顶端的皇帝,可以说集权力、财富、美女于一身。天威尊严,俯瞰众生,号令一出,天下莫不听从。

    为争夺帝位,历史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兄弟相残,父子相杀的血腥丑剧。

    但是,由于中国历代王朝,都长期以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皇位袭替,自有礼法规定的长幼尊卑次序。篡夺帝位者,往往被视为谋逆不道,社会舆论给予的总是较为负面的评价。

    尽管永乐的“篡位”并没有造成历史的倒退,相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但是,毕竟得国不正,所以他心里都是有些心虚的。

    从后来硬说自己是马皇后的儿子,再到让郑和下四洋,让万国来朝,仿佛都是为了得到人民和大家的认可,而为的。

    只是,万国来朝越多,老百姓日子越苦,明朝搜刮民脂民膏越狠,农民饿死的也越多。

    终于,有的有良知的明朝官员看不下去了,一把火把郑和下西洋的海图给烧了。防止明朝皇帝再来个抽风,再去满世界送钱去——虽然这拦不住万国来朝(其实是来骗钱)的局势,但好歹有效预防了一下。

    朱子龙自然不会做这种亏本的生意,那些个外国商人假冒使者,用一些垃圾,就想换回金银财宝回去。

    当我是傻子吗?

    别说你们不是使者,就算是使者,真正的万国来朝,就是送好处给我。而不是我送好处给你!

    什么?

    这样的事没人会做?呵呵,我有枪,怕不怕?

    你没好处给我,我总有一天,会打过去,你是愿意灭国,还是按是定期交好处给大明?

    郑和当年7次下西洋,之所以不在路上,为大明打出殖民地国家来。

    朱子龙理解他,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

    第一,那时候的人眼光不行,而且科持不发达。对外国没有领土需求,一个强盛富足的国家,侵略不能构成威胁的贫瘠之地,为了自己掏钱养活外国人不可行的。

    第二,寻找建文帝。(听到风声,据说建文帝跑到海外,组织势力和借兵了)

    第三,当时贴木儿集结100万大军,准备进攻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了在海外寻找盟国。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也都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