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的胃口仿佛永远也填不饱。

    和英国不同,俄国人对土地的热情持续数百年未曾衰减。一旦让北极熊嗅到一点儿腥味儿,他们就一定会扑上来,不咬下一块儿肥肉是绝不会松口的。这一点英国人在克里米亚就已经领教了,所以当俄国人开始关注朝鲜时,英国人敏锐的感觉到,中法战争必须停止,以便中国政府能够抽出精力来放到北方,应对这个更加恐怖的敌人。

    原本中、法双方在海、陆两边一胜一负,正是调停的好时机。赫德很有把握说服清廷答应法人并不算苛刻的条件,但现在因为刘少卿突袭西贡的神来之笔,将赫德之前的努力都付诸流水了。

    一切还得重来。赫德咬着后槽牙,不知不觉得就将刘少卿恨上了。

    “啊嗛……”刘少卿摸摸鼻子,心道:一个喷嚏有人想,这是哪位在背地里琢磨你家少爷呢?

    果然,当赫德将法人的条件发给李鸿章后,这位在和谈时一贯前期强硬、后期软弱的中堂大人一改以往的作风,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法国提出的条件。表示中法协定必须承认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中国方才可以‘容忍’法国在越南的存在;同时法国必须首先从中国和北圻全面撤军,中国方才同意释放被俘的法军士兵和商人;同时中国必须保持在北圻的军事存在和管理。这是和谈的前提。

    事实上,在光绪皇帝的监督指导下,李鸿章和奕譞、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各大臣共提出了八条议和条件。

    中法议和应该以战前为基础;中方同意法国的通商请求,但通商条件需要另行商议并以不损害中国现有利益为前提;越南北纬十七度线以北地区为中国保护通商界限;法国不应有保护越南之名,越南对中国的朝贡及越南内政法国不得干涉;法国先与曾纪泽或李凤苞商谈简约,之后需派使者赴tj和李鸿章签订明确合约;中国入越之兵暂扎不进;法军撤出台湾;法军先攻我fj水师,造成我船厂、舰船、军人损失理应索赔,既修和好,中国可免索赔款,但法国需负责重建fj船厂。

    在赫德看来,清廷的条件并没有不合理之处,鉴于法国目前所处的局势,一切回到原点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赫德立即发报给金登干,要求他抓紧时间,在法国新的内阁尚未确定对中、越的进一步政策时对其施加影响,以便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

    随着费里的倒台,相应的核心内阁成员如海军和殖民地部部长、外交部部长等也都相继辞职,好在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结成的‘友谊’还未失去,金登干运用灵活地外交手腕,成功地接触上了费里的继任者亨利.布里松。

    同样在法国进行外交忙碌的还有李凤苞。

    和议条件内容在奏明光绪后,除了发给‘大清朝廷的好朋友’赫德先生,希望英国人能够适当对法国施加一定的压力之外,也理所应当的发给了远在欧洲的曾纪泽及李凤苞,嘱二人和法国接触,商定条约。

    作为当事国之一的大使,李凤苞自然是这个阶段的舞台主角之一。在收到李鸿章的电报后,他及时的向法国新任内阁传递了中国希望适时终止战争的善意。

    对于法国来说,中国的和谈愿望以及英国的斡旋都来的非常及时。事实上,虽然新上台的布里松并不希望草草结束战争,但巴黎市民和法国其他城市的民众已经厌倦了这场发生在遥远东方、死伤惨重却什么利益也没有看到的战争。如果没有国内民众的支持,仅靠从其他殖民地抽调的那几千士兵根本无法扭转战局。

    在这一背景下,布里松在首相官邸会见了大清公使李凤苞。而在见面后,布里松提出的第一条意见就是要求谈判的起点要以‘李宝协定’为基础。

    ‘李宝协议’是在战前由李鸿章和法国当时的驻华公使宝海所签订,主要内容包括:清军撤军至边境、辟保胜为商埠和中法两国在北圻划分南北共同保护三条。但是‘李宝协定’早已被茹费理撕毁了,此时布里松再提这一协定,无非是因为《李福协定》已经不可能被执行,退而求其次而已。

    听到布里松的要求,李凤苞并没有急着反对,而是反问了布里松一个问题:“‘李宝协定’的第二条核心内容,是‘辟保胜为商埠’。保胜扼红河上游,是红河商道中连接我国yn和越南的关键。但是这一地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被黑旗军所占据,成为黑旗军的根基。之前贵国几次军事行动都遭到黑旗军的拼死抵抗,究其原因,无外乎是黑旗军为了保护自己的根基要害不被侵犯。现在首相先生想要重回‘李宝协定’,不知可有良策劝服黑旗军?”

    布里松面色一僵。

    这不废话么?我要是有办法‘劝服’黑旗军,还至于和你们打这么长时间?早就把北圻占了好么。

    “和谈是两个国家的事,贵国既然想要和谈,自然应当拿出诚意来,黑旗军自始至终都是贵国朝廷在支持,自然应当由贵国朝廷来约束。李鸿章先生和宝海所签订的协定的第一条就是要将贵国的军队撤回边境。黑旗军作为贵国的军队,当然应当由贵国负责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