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珍与宋鹤年乃是同窗好友,这些年来两人一直书信往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次前来肥城,既是考察肥城这个大农庄示范点,也顺带想考察泰安府城兴办厂矿的情况,这几年北方大旱,在元奇的鼓动和倡导下,各省的厂矿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争先恐后的冒出来,他也是心动不已。

    他当即就顺着话头道:“芝仙兄所言甚是,发展工业已是当今之潮流。”

    听他话里的意思有心办实业,宋鹤年不由的一笑,伸手礼让道:“数年不见,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来时就已经着人备下了借风宴,咱们先进城。”

    两人上了马车,杨士珍望着车窗外一望无际的麦田不无感慨的道:“连续四年大旱,肥城还能见到如此丰收景象,实是不可思议........。”

    宋鹤年掏出盒香烟来递了一支过去,点上后,他才缓声道:“今年的旱情犹在前三年之上,听闻还要持续一年。”

    还要持续一年?杨士珍惊讶的道:“来自元奇的消息?”

    宋鹤年点了点头,“光绪二年,旱情初现,镇南王就预测这次大旱将会持续五年之久,瞧如今的情形,想来是不会错了。”

    默然半晌,杨士珍才道:“难怪从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移民,以工代赈工程也如此迅速的全面铺开,原来是早就预测到了........,镇南王真神人!”

    “没有元奇,这次大灾真是不敢想象。”宋鹤年轻声感慨道:“若是往昔,必然是饿殍遍地,千里无人烟。”

    “若是往昔,如此大的灾荒,怕是早就天下大乱了,明末大乱,可不就是因为崇祯大旱。”杨士珍说着话头一转,“泰安可有官府收购田土的情况?”

    “有!”宋鹤年干脆的道:“听说也是赈灾的措施之一,官府购买的田地将会长期租给佃户耕种,租子不到四成,好像是三七五......。”

    三七五?杨士珍一愣,即便欠租情况严重,正常年景的收租比例也在五成左右,再不济也不会低于四成,他迟疑着道:“这不是逼着大户减租?”

    “朝廷能买多少田地?”宋鹤年不以为意的道:“无非是邀买民心的手段罢了,何必如此敏感,再说了,三七五也低不了多少不是。”

    听的这话,杨士珍暗自腹诽,这等于是低了一成,对于他们这些挂千顷牌的大户来说,一年的损失可不是小数,不过转念想想也是,朝廷能买多少田地,无非是大灾之年稳定民心的一个手段,毕竟朝廷购地并未乘机压价,反而还高于市价二成左右与正常年景的地价差不多。

    马车在光滑平整的泊油路面上快速的行驶,杨士珍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麦地里一台模样十分古怪,能够自行行走的机器给吸引住了,“那是收割机?”

    “履带式小麦收割机。”宋鹤年解说道:“最新研制出来的农业机械,收割,脱粒一体,还处于研制试用阶段.......。”说着,他吩咐道:“停车——。”

    瞧热闹看稀奇的人不少,收割机庞大的噪音也掩盖不住围观人群的议论,不论是当地的士绅百姓还是外地赶来参观的士绅,对于这台模样古怪,效率惊人的机器都是叹为观止。

    看着收割机快速的收割,杨士珍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喃喃着道:“农业机械居然厉害如斯?这一天能够收割多少亩?”

    宋鹤年不假思索的道:“从麦子露水干了开始收割,到晚上麦子上露水打止。一台机器大概能收割六十亩。”

    杨士珍惊叹道:“一台收割机就相当于六十个年轻力壮的劳力!”

    “这不算什么。”宋鹤年缓声道:“听闻元奇的农业厂正在研制大型的联合收割机,效率更高。”